于秀琴名班主任工作室

领衔人:于秀琴

以劳育人-探项目化实践新样态

发布时间:2024-11-12    发布人:于秀琴    点击数:51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培养同学们良好劳动意识,以劳动为荣,工作室日常性组织了集体“校园劳动”。北环校区九个成员班分工负责全学期的校园清洁工作。每周的固定时间段,工作室各班都会安排相应劳动,进行一场与垃圾、灰尘的“战争”,也会临时增加突击任务,比如清理地下停车库,宿舍区绿化带等。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平天下”,同学们的卫生自主意识在打扫校园使其日趋干净美丽中逐渐形成。静观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不免会想到那美景背后忙碌的身影,这是同学们的劳动成果。
     当然在这些任务分配下去之后,也会出现一些现象:怕做,怕多做,怕做着累。问题的出现提醒了班主任,在劳动实践锻炼学生时,任务安排要精细,督促教育要及时,团队合作要烘托,不失时机、见缝插针以“劳”育人。
  
   作为一学期的劳动实践任务,班主任也在日常管理中不断更新方法,提升理念,他们由衷的说,每一次的劳动不仅让自己班级管理上了新台阶,也让学生们不断修正自己的不良言行,因为只有团队和谐合作才能高质量完成任务,班级凝聚力强了,家长也表扬学生们变懂事了,变勤快了。
      是的,劳动,方可知其艰辛,合作,方可知其可贵。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应该树立起正确的劳动以及合作价值观: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积极配合,主动合作。 正确的劳动合作价值观将会引领孩子们前行,为他们创造动力。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人生出彩的金钥匙,也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它凝聚了我们艰苦奋斗,合作共赢的精神,同时代表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本次项目化的实践新样态,达到劳动育人的预期,为提升班级管理提供了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