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华名班主任工作室

领衔人:曹志华

筑牢心理防疫,为学生的健康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20-04-20    发布人:曹志华    点击数:2804

---------如何在疫情防控中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章小妹名班主任工作室研讨会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关怀也要进入新阶段。2020年4月20日,本工作室成员共同商讨如何在疫情防控中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领衔人章小妹提出这段时间学生心理辅导应该体现立德树人、德育优先,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文关怀,彰显学生生命价值,激发学生生命潜能,疫情之下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目标是在学习中实现心灵成长。关注学生心灵成长,倾听学生心灵深处的呼唤,离不开筑牢心理防疫这一道堤坝。疫情下的心理辅导主要目的并不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不是去除学生的心理疾病,而是教会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常态化的疫情防控中做出当前最好的选择,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富强祖国、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向医护英雄、奋发图强的人学习。
      研讨中,工作室成员吕晶提议,我们要学会借脑、借力、借平台,规避广大老师家长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专业短板。采用现代科技、网络技术,用上相关视频、音频资源库,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学习强国、央视频,以及中国妇女网在疫情期间与专业机构联合推出的解析生命与家庭之爱的“夜来听”栏目,让学生在赏析视频、聆听音频的过程中,一起学习、一起反思、一起调整、一起成长,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
       工作室成员邓丽君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不管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心理辅导都一定要真心为学生提供倾听、陪伴、关注等支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交流卡壳是经常遇到的事情,一旦卡壳我们的交流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沟通方式、沟通内容、沟通场景一定要自然流畅、契机契理,千万不能自以为是、强人所难。
      工作室成员袁洁疫情期间认为:虽然每个老师不能进万家门、访万家情、结万家亲,和学生面对面、手拉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线上活动心连心,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在关键时刻多给学生一些“及时雨”,随时随地都能感觉到学生的心理变化,随时随地都和学生心有灵犀一点通,成为学生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知心人贴心人。
      工作室成员汤慧华建议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时候,不能刻舟求剑,墨守成规,要根据学生的“口味”和心理状态随机应变,精选能够体现我们想法的视频,经过剪辑、编辑后分享给学生,学生在观看贴心视频或听定制音乐的过程中体验感悟,才会自然而然实现我们想要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视频的推送绝对不能有明显的功利目的,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要和学生的心理状态真正体现“在一起”。
       工作室成员许娟发表见解:充分挖掘这场疫情的课程资源,上好生命教育的第一课,。可以把战胜新冠疫情战役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英雄人物、感人事迹,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疫情、理性看待疫情,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依法履行疫情防控责任和义务,做到“游必有方,行必遵章”。要引导好学生加强信心教育,切实增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必胜信心,克服“怕感染”的恐惧心理、克服“怕掉队”的焦虑心理、克服“怕束缚”的逆反心理,在抗击疫情的严峻考验中成才成熟。
      会议在激烈的讨论中接近尾声,成员们积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以小聚大,大家受益匪浅。希望大家能将这些好的意见和建议落到实处,真正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让学生终身受益。